close

〈百年物產誌〉

小兵立大功            文‧圖/樵夫

蘆筍的故事〈上〉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對時下年輕一代的「少年仔」來說,蘆筍雖然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,日常三餐也經常有機會吃到這一道可供作新鮮蔬菜、涼拌沙拉、可燉煮為湯的餐桌佳餚。

然而在四、五十年代──也就是台灣剛掙脫日本殖民統治,從戰後百事待興、百廢待舉,遍地瘡痍中站立起來的艱困年代,蘆筍曾經是鄉間農村裡一項珍貴的經濟作物,它和稻米、甘蔗一樣,經由加工製成風味獨特飲料的途徑,源源不斷外銷歐美和中東地區國家,為台灣賺取龐大可觀的外匯。許多在農村長大的小孩,童年歲月最為深刻的記憶,便是從早到晚刀不離手,幫忙家裡削蘆筍賺取工資貼補家用了。

不過,有更多人可能不知道,蘆筍之所以能夠在鄉間農村推廣種植,順利躍居成為加工出口外銷產品,賺取龐大可外匯,甚至扮演協助農村繁榮發展,推動國內經濟巨輪向前邁進的角色,它的幕後推手便是來自於雲林縣褒忠鄉,當時擔任鄉農會總幹事的陳清在先生。

蘆筍在褒忠鄉發跡的故事,必須從頭說起。

民國五十年間,陳清在出任褒忠鄉農會總幹事後,有感於鄉內的土地貧瘠焦薄,加以灌溉水源十分匱乏,幾乎形同看天田,必須仰賴老天下雨幫忙,才能稍事耕作。可是,老天下雨與否並非人為因素所能操控。因此,偌大的土地,除了種植一些較為耐乾耐旱的作物,譬如像甘蔗、玉米、地瓜、大豆等雜糧,農民再怎麼努力付出,還是難以謀得三餐溫飽。

身為全鄉農民的龍頭領袖,陳清在深切感受到農民因為糧食不足,只能勉強渡日的貧困生活之苦後,決定以農會本身所擁有的資源及力量,協助農民們推廣種植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作物:蘆筍。

蘆筍,又名石刁柏、野天門冬,原產於歐洲地中海沿岸溫暖地帶,屬於多年生宿根性雌雄異株的植物,每年春季由根冠部生長出手指般粗大的根莖,可充當食用。蘆筍傳入台灣的時間,約在民國四十年代。早年從美國引進華盛頓、加州309、加州711等多類不同品種的種子,在各地開始種植,但因大多供作蔬菜作物使用,種植的面積不多,產量也相當有限。

事實上,蘆筍依其生長的習性,根莖外觀顏色有白綠兩種不同的色澤。白色蘆筍是指蘆筍的筍莖尚未冒出地面以前,直接從地面下採收的根莖;綠蘆筍則是待其突出地面,經過陽光日晒後嫩莖轉變為綠色後在行採收。但無論外表為白色或綠色的蘆筍,同樣都具有營養豐富、味道芳香,且含有多種維他命的營養成份。過去,由於食用習慣使然,一般民眾和家庭主婦,幾乎都將蘆筍當作新鮮疏菜來使用。

陳清在深入瞭解蘆筍的特性時發現,這種發自於冠部成長的植物,不但具有生命力旺盛,耐旱不需太多水源灌溉,適合種植於富於有機質的砂質土和砂質壤土的特點,而且在地處亞熱帶,氣溫較高的褒忠地區,生長的速度極快,一年至少可以採收二次,春季從三到六月,秋季從九到十二月,全年可供採收的時間,前後長達八個月左右。

不過,褒忠鄉農會決定致力推廣蘆筍作物的種植,並非著眼於餐桌菜餚的食用價值,而是將它視為可供加工製成飲料及實品的市場潛力。由於蘆筍含有多種豐富維他命成分,經過搾汁加工或製成冷凍食品後,便可成為飲料和食材,外銷到世界各地。其中,搾汁製成果汁飲料,稱為「蘆筍汁」,歐洲地區國家早已是民眾喜愛與習慣飲用的飲料。若是再加上天候乾燥且氣溫炎熱的中東地區國家,光是製成「蘆筍汁」的市場,龐大的外銷需求量即已相當可觀,前景也必然無可限量了。

 

 

圖片說明:

image001       image002

1、剛冒出土的白蘆筍。        2、採收下來的蘆筍。

image003        image004  

3、蘆筍植株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4、老蘆筍也會開花結子。

 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