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百年物產誌〉

褪色鰻金歲月 〈上〉     文‧圖/樵夫

台灣鰻魚興衰錄

 

鰻苗,中南部地區漁民習慣將它稱為「鰻金」,說它是「老天爺發給海口人的年終獎金」。每年中秋節過後,捕捉鰻苗的漁民,相繼在河口漲退潮的地方,放置專門捕捉「鰻曲」的魚網,等待隨著第一道鋒面南下後,洄游至岸邊的「鰻線」入網,為他們帶來一筆豐碩的財富。

鰻魚是營養絕佳的料理食材,但這種被學術單位形容成為「古老、神秘且韌性極強」的魚種,迄今卻仍舊難以解開它們世代繁衍的機制,也無法以人工進行幼苗的孵化培育。

鰻魚的生長習性,和體型較大的鮭魚、鱒魚正好相反。母魚在深海產卵,孵化出生後的鰻苗呈現半透明狀──也就是漁民們口中所稱的「鰻曲」、「鰻線」,開始隨著潮流橫越數千公里,四處尋找適合生長的河川,然後集體溯溪而上。鰻魚在溪流河域中成長一段時間後,又再度回到海洋,洄游至原先出生的深海去產卵,完成一個生命週期。

因此,每年冬季期間洄游至台灣西部沿海的鰻苗魚群,往往為漁民們帶來數億元的經濟效益,在淡海水交界的海口捕捉鰻苗,也成為台灣一項重要的季節性產業。

 

    捕捉鰻苗,辛苦危險

台灣西部沿海一帶,與日本、大陸、菲律賓、韓國等地,同為「日本鰻」鰻苗洄游的海域。早在日治時期,便有日本鰻魚養殖業者,透過鹿港商人蔡能,在各地收購鰻苗運銷至日本。不過,當時漁民手持簡單網具,各憑本事在河口港汊尋找撈捕,所能捕穫的鰻苗數量不多,價格也較為低廉,充其量只能說是漁民們利用閒餘空暇賺點「外快」,貼補家用而已。

直到民國五十年左右,嘉義縣東石鄉有不少漁民,經常獨自駕著船筏來到雲林縣舊虎尾溪、北港溪、馬光厝大排等溪流出海口,設置網具捕捉魚苗。這項「越界捕魚」的不尋常舉動,引起雲林縣濱海地區民眾的好奇與不解,有人詢問對方大老遠跑到雲林縣來捕捉何種魚苗,東石漁民回答說是「虱目魚」。但雲林縣漁民後來發現,對方張網捕捉的並非虱目魚苗,而是專門外銷日本且供不應求的鰻魚苗。在利之所趨的誘因下,雲林縣漁民紛紛開始加入圍網捕捉的行列,也因此開啟了台灣鰻魚事業興盛崛起之門。

漁民捕捉鰻苗初期,並不了解鰻魚具有「遇洞就鑽」的特殊習性。許多人費盡千辛萬苦,好不容易捉了一池的鰻苗放養,隔天卻發現這些鰻魚一夜之間全都「離奇失蹤」了。他們原本還以為是被人偷走,但仔細探詢後,才知道當時的魚塭多半屬於土堤,漁民們捕捉回來放養的鰻苗,一轉眼又從土堤裂縫溜回大海去了。後來,漁民們逐漸改善魚池的設施,也慢慢奠定台灣養鰻產業的根基。

鰻苗和烏魚的習性頗為類似,天氣愈冷愈會靠岸尋求溫暖海水保護,也較容易捕穫,因此氣溫愈低的夜晚,漁民們愈需要出門「搏命」。捕捉鰻苗是一件充滿危險又辛苦的工作,漁民必須趕在潮水未飽滿前出發,在潮水將退未退之際結束。這一段時間,正是海潮起伏變化最大的時刻。非但如此,漁民們放置魚網的地點,又多半位在淡水與海水交界處,此地潮流湍急且又暗潮洶湧,更是危機四伏,只要一不小心掉到海中,可能就會淪為波臣。

為了確保鰻苗的生命活力,漁民們辛苦捕捉回來的鰻苗,通常都在上岸後隨即交由中盤商進行處理,然後再轉手賣給大盤商出口外銷。漁民與收購鰻苗的中盤商人,長久以來彼此分工合作,同時也建立起深厚的互信基礎。他們之間雖未簽訂任何形式契約,但雙方的交易買賣,卻是一種終身不變的合作關係。不過,鰻苗交易開盤後,價格相當不穩定,一日三市或四市的情況,極為稀鬆平常。為了避免發生爭議,鰻苗的收購全部都採現金交易,數量多少當場點交清楚,結算後立即付清,即使雙方已有幾十年交情,一手交貨、一手交錢的情形,幾十年來始終不曾改變。

在過去鰻苗捕穫量經常多達數百萬尾的年代,穿梭在漁民家中的中盤商人,他們每次出門身上動輒攜帶數十萬元現金。不少中盤商打趣的說,自己是奔走在海岸線上一個「活動金庫」。

 

圖片說明:

image001  

1、入冬後漁民紛紛在出海口架設捕捉鰻苗魚網

image002  

2、早年養殖魚池

image003  

3、水車忙著打水供氧

image004    

4、捕捉鰻魚

image005  

5、鰻魚群集極為壯觀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