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路老街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文‧圖╱沈  橋

 

    斗六市太平路,舊稱「斗六門大街」,是昔日漢人貨物從嘉義進入竹山、集集等山區的必經之地,也是從古迄今,雲林縣軍事與行政中樞斗六市最重要的一條街道。

太平路老街,範圍從文化路圓環到郵局旁舊稱「觀音亭」的永福寺,全長約六百公尺左右。街道兩側所呈現的街屋風貌,大多為日治時期住商混合的傳統建築型態,其中有近九十棟左右的二樓洋房,是在明治末年或大正初期所興建的,迄今已有八、九十年以上的歷史。這兩排「巴洛克式」的老洋房,是雲林縣境內現存的斗六、西螺、褒忠、北港等幾條老街中,年代最久,保存也最為完整的街區。

    斗六,原為平埔洪雅族「柴裡社」的社址,這裡是諸羅城嘉義通往林圯埔竹山的交通要道,也是山區丘陵和平地的交界,更是漢人與原住民之間的界線。清朝乾隆初年,泉州人楊仲熹招募一批佃農,到斗六門從事拓墾,為聚落市街奠下根基,也逐漸發展成為漢番商業貿易的一個中心點。清代所稱的「斗六門大街」,或日治時期所謂的「斗六街」、「斗六郡大街」,指的就是太平路老街。

    太平路老街的巴洛克式建築,主要是以紅磚、洗石子交互使用的方式,使得頂層的山牆和窗前的花台,以及四周亭柱都有較為繁複的紋飾。這種肇始於日治年間,日人從歐洲地區國家引進的特殊建築風格,在這條老街上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。

    以最能引人注意的上方女兒牆為例,太平路老街的女兒牆,幾乎都是以磚造或泥作線腳,來和下方的屋身做為分隔;而且近百棟老屋中,僅有少數使用簡易的平頂形式,絕大多數都作成各種華麗的裝飾造型,包括三角形假山牆、圓拱形假山牆、破山牆、書卷、鏤空欄杆等。

    至於紋飾方面,太平路老街大多以泥作雕飾、彩磁拼貼,或者剪貼的方式來施作,主要的題材包括人物、花草、太極、獅龍鳳禽等吉祥物、家族姓氏、對聯及英文字母等圖案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〈雲林斗六人文風景〉

湖山岩大佛寺    文‧圖╱沈  橋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位於斗六市東端丘陵地區的湖山岩大佛寺,由於風景秀麗,清靜幽雅,且暮鼓晨鐘,梵音裊繞,不僅成為喜愛安祥寂靜的民眾們,經常流連徜徉的淨土聖地,同時也是斗六市近郊最負盛名的一處遊憩景點。

創建於清朝雍正三年﹙1725﹚的湖山岩寺,是雲林縣境內觀音菩薩信仰的重鎮。此地觀音信仰的起源,相傳是當時在附近開墾的閩南漳州人林克明,有一天突然見到一名身穿白色衣服少女,獨自在溪畔洗滌衣服。林克明一時驚愕不解,正想仔細再端詳,少女卻已倏忽不見。一連數天景象都是如此,他認為應是菩薩顯聖,除了在一顆巨石上書寫「南無觀世音菩薩」幾個大字外,也與墾民合力建造了一座草祠,開始虔敬加以膜拜。

一、二百年來,由於觀音菩薩神蹟顯赫,經常吸引許多善男信女前來頂禮膜拜,終年香火鼎盛,自此馳名遠近,逐漸發展成為丘陵山區觀音菩薩信仰的中樞。歷經世代傳衍,原先圍竹葺蘆搭建的簡陋草祠,多次修築重建之後,終於形成今日巍峨盛大的規模。

民國四、五十年代,湖山岩寺是雲林縣境內頗為知名的旅遊景點。每逢農曆春節期間,總有許多父母長輩帶領著孩童和家人,成群結隊從鄉間一路不停轉搭小火車和客運汽車,來到俗稱為「岩仔」湖山岩寺燒香拜拜,祈求觀音菩薩庇佑一家大小平安健康。熙來攘往、川流不息的人潮,較之當時盛名遠播的嘉義梅山公園、北港朝天宮媽祖廟等地,絲毫也不遜色。

湖山岩寺宏偉壯觀的宮殿式大雄寶殿,建於民國四十八年。當時,除了一棟高達六丈餘的巍然大殿,以及遠從泰國迎奉安置的一尊玉佛外,沿著蜿蜒迤邐而上的山坡,還分別建有多座可供遊客乘坐休憩的涼亭、普渡眾生放生池,以及迴廊盤繞的藥師閣、可供民眾瞻仰的達摩祖師聖像,並且大量種植花草樹木等各種園藝設施。原本較為簡樸單調的寺容景觀,由於多項設施相繼完成,儼然成為一座壯麗高雅的幽靜公園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白沙墩堡元掌莊~~元長鄉旅遊景點

文‧圖:沈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元長鄉舊稱「白沙墩保」,地名源自於清朝雍正十二年﹙1734﹚,雲林縣新增的八個開發保域。不過此地的開發甚早,康熙末年已有泉州同安和南安的移民前來拓墾,其中有位古道熱腸的墾民叫「傅元掌」,經常行善助人,造福桑梓,地方居民感其恩德,便以他的名字「元掌」來作為地名。此外,還另有一個不同說法,嘉慶年間,當地居民因協助官方勘亂有功,由朝廷賜名為「元長庄」,寓意為天長地久。這兩個不同的地名緣由,究竟何者較為正確,如今已難以考證。

元長鄉屬亞熱帶氣候地區,全年平均溫度約23度左右,七至八月最熱,降雨量集中於五至九月夏季期間,全年平均雨量為1200公釐。鄉境東南端屬北港溪集水區,西北端屬虎尾溪集水區,農田主要灌溉溝渠為雲林農田水利會所轄的濁幹線,主支流渠遍及鄉內各個角落。不過由於水源取自於濁水溪,每逢乾旱或山洪爆發,經常發生斷水現象,水源可靠性並不穩定,農民多半自行開鑿地下水井取水灌溉。

位處雲林縣中部平原的元長鄉,鄉內土地雖平坦,但因地形及自然環境的影響,早期以種植藺草、花生、毛豆、紅白蘿蔔為主。近年來農作物的生產,多半區分為一期種植水稻,二期種植花生,裡作則栽培蔬菜的經營型態。

元長鄉鄉治所在地的長北村,有一座創建於咸豐年間的「鰲峰宮」保生大帝廟,廟殿巍然壯觀,此外位於崙子村東南端的「北水南引」輸水系統,是全台唯一所僅見的水利設施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幽幽古道黃吉崙       文‧圖:沈橋

─土庫賞遊景點

 

    土庫鎮舊名「塗褲庄」,此地原為洪雅平埔族「猴悶社」的社域荒埔。清朝乾隆二十四年(1759),福建泉州的郭、林兩姓墾民渡海來台,自任墾首在大坵田東堡招募屯墾,墾戶日多,聚成庄社,稱為「黃吉崙庄」,後漸發展為當地墾務中心。至道光十一年(1831),已成周緣二十三個村莊的農產集散交易中心。

清代中葉,黃吉崙不僅是新舊虎尾溪之間的區域核心,同時也是鹿港通往笨港,以及笨港至鹽水港的交通要衝。但因地勢低窪,遇雨積水泥濘不堪,路過行商客旅往往將褲子濺塗得滿是污泥,因而被稱為「塗褲庄」。

日治初期,日人將「塗褲」置為辦務署,並易名為「土庫街」。嗣後多次變革地方行政制度,土庫均是地方行政官署所在地,各項公共建設如公學校、市場、屠獸場、郵便局等設施也較趨完備。直到大正九年(1920),日人重新劃分行政區域時,土庫的重要地位始被糖業重鎮虎尾取代,成為台南州虎尾郡土庫庄,昭和十七年(1942),升格為土庫街。光復後,改稱為台南縣虎尾區土庫鎮,民國三十九年重新調整行政轄域時,改為雲林縣土庫鎮迄今。

  土庫鎮的地形略呈狹長方形,由北而南幅員漸為增大,地勢平坦,早年中心腹地有砂土堆積而成的小砂崙,如今大多已墾為肥沃良田,僅奮起、大荖、崙內、埤腳、後埔、新庄等幾里,仍留有部分砂坵、砂崙痕跡,供人憑弔早年人文地理的史蹟。此外,境內多湖泊水塘,也是土庫早期的地形特色,從地名舊稱便可看出端倪,如埤腳、無底潭、奮起湖等。但隨著居民持續開墾,大多早已失去原貌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