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百年物產誌〉         文‧圖  ╱  樵  夫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初春採海蚵 〈下〉

從野生放養到蚵仔故鄉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台西海域的蚵棚,保守估計約有二千公頃。站在台西海堤舉目眺望,眼前到處是蚵田,無論海域或是內陸排水溝渠,盡是一串串代表著美味與金錢的蚵架。

乘坐膠筏出海,眼前更是一畦畦蚵田,宛若一座沒有邊際的迷宮。屬於大陸棚淺灘的蚵田,蚵農必須利用蚵架間的海溝,才能夠自由地在蚵田中穿梭工作。只是海溝上覆蓋著海潮,只有經驗豐富的蚵農們,才能毫無障礙地大海上找到通行無阻的海路。若是遊客,不是迷失在大海上,便是讓膠筏擱淺在沙洲上,動彈不得。

蚵田萬頃,配合台西夕照,勝似人間仙境,玩累了,直間撈起一簇牡蠣,直接生吃,是人間美味,來到台西一定要到蚵田享受自然的風光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〈百年物產誌〉

初春採海蚵 〈上〉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文‧圖  ╱  樵  夫

─從野生放養到蚵仔故鄉

 

每年二、三月,時序入春之後,凜冽的東北季風逐漸遠颺,洶湧的浪濤也日趨緩和。幾番雨霧滋潤,轉眼間又是海蚵肥碩的時候了。居住在海邊漁村的人家,爭相開始忙著準備採蚵的工作。只要海潮一退落下去,村子裡的男女老少,紛紛攜帶著竹簍工具,三五成群到海灘礫石堆縫中尋挖海蚵。

蚵,俗名叫蠔,又叫牡蠣,台灣民間大多稱為「蚵仔」。蚵仔原是生長在淺海礁岩上的一種貝殼類軟體生物,質鮮味美,具有相當豐富的營養,因此不論在菜市場或海鮮、海產店,都是一種極受歡迎的滋養菜餚。尤其在炎炎夏日,佐以少許切絲嫩薑,煮成一道清淡怡人的鮮蚵湯,的確是開胃爽口的餐桌美食。

不過,菜市場或海產店出售供應的「蚵仔」,多半是漁民以人工養殖而成的「牡礪」,並非附著於岩石裂縫,或著生在粗糙石頭表面上,由漁村居民從海灘礫石堆中尋挖得來的「海蚵」。

海蚵,又稱「石蚵」、「岩蚵」或「岩礪」,原本盛產於台灣西南部沿海地區,但因工業廢水污染情形嚴重,加以填海造陸開闢而成的海埔新生地,更將原有海岸線破壞殆盡,野生的海蚵幾乎都已絕跡。唯有東北部、北部、澎湖、金門等地海岸,產量較多。在物稀為貴的情況下,已逐漸成為十分珍貴且不易吃到的海產之一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〔封面故事〕

水林鄉旅遊景點-古寨猶記水漆林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文‧圖:沈橋

 

 

水林鄉內可供農業耕種的面積近五千公頃,由於土壤及氣候條件優異,農作物成長的情形極佳,早期以稻米、玉米、花生、蕃薯及藥用作物為主,其中花生與蕃薯的品質,較鄰近鄉鎮更勝一籌,花生尤其受到北港地區油商的歡迎。

水林鄉內較早興建的廟宇,有水北村通天府及法輪寺,因長年香火鼎盛,目前均已翻修成金壁輝煌現代大廟,已無古味可尋。此外,水北村及車港村的七角井,由於歷史悠久,已成鄉內最負盛名景點。

供奉溫府千歲的通天府,屬於民間道教廟宇相傳明末年間,福建大旱,朝廷聽從鄭芝龍建議,鼓勵百姓移民台灣,其中有位名叫王廳的,在移民時從福建泉州供請溫府千歲金尊及聖旨牌來台供奉於水漆林,迄今已逾三百餘年。由於建廟以來,溫府千歲神威事蹟不斷,通天府威名四方遠播,原本的草廟已多次重修成為如間的巍峨聖殿。

法輪寺為水林鄉佛教信仰中心,最初由鄉內一群篤信佛教信徒,發起組織「念佛會」,名為「法輪蓮社」,並暫借通天府廂房作為活動場所,後於民國47年在現址興建寺廟,名為「法輪寺」,寺內供奉釋迦牟尼佛為主神,觀世音、藥師佛及彌陀佛為陪祀神,平日除宣揚佛法外,並有祈安法會與浴佛大典等活動。法輪寺前有一座大池塘,寺廟景觀映在如鏡般的水面上,是水林鄉最美麗的景致。近年鄉公所將法輪寺至通天府連結規劃成為遊憩區,讓外地遊客見識到水林鄉的美景風光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〈百年物產誌〉

充饑果腹馬鈴薯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文‧圖/樵夫

 

馬鈴薯原產於中南美洲安地斯高原,在十五世紀初期,西班牙人發現美洲大陸時,由智利引進種植,相隔半個世紀傳入英國後,逐漸發展成為歐洲地區國家的一種新興作物。不過,這種在國外除了可供加工製成澱粉、高純度醫學及工業用酒精,有不少國家如蘇俄、德國、英國等,均普遍充作主要糧食的根菜類作物,卻遲至十八世紀初才由傳教士帶入我國種植。

在台灣又稱「洋芋」的馬鈴薯,不僅英文名稱「Potato」,和本省民間俗稱地瓜、番薯的「甘藷」英文名字「Sweet  Potato」頗為相似,而且同為產自地下的薯狀塊根。尤其更為特殊的是,這兩種外表形狀稍有不同的地下塊根作物,在歐洲和台灣同樣都是早期窮困人家的主要食糧。只是,兩者在台灣的身價和地位截然不同。馬鈴薯在日治時期由日人引入台灣種植後,一直未能受到本省民眾的喜愛。即使在光復初期,各種民生物資極為匱乏的農業社會年代,全省各地鄉間農村裡,家家戶戶還是寧可種植蕃薯、地瓜,也不願將馬鈴薯拿來當作用以充饑果腹的糧食。

這種「此薯非彼薯」的排斥現象,持續長達一個多世紀,依舊難以改變。儘管最近這幾年,西式速食行業在本省快速發展,喜愛流行時髦的年輕一代人人趨之若鶩。不過,業者大量使用馬鈴薯製成薯條,但這些馬鈴薯卻大多由國外進口供應,本省農民生產的馬鈴薯,採收後除一小部分直接上市外,其餘幾乎全都貯放於冷藏庫中,由商人調節操控,採取分批應市方式,供給家庭主婦與消費者用於「佐餐」,在咖哩雞塊、粉蒸排骨、羅宋湯、肥腸底層等加入些許,來作為「餐桌菜餚」而已。

日治年間,日人雖然很早就將馬鈴薯引進台灣種植,但這種當時在歐洲及北半球,已經發展成為與麥類、稻米、玉米和豆類等,並列成為重要食糧的經濟作物,在本省推廣種植的結果,並沒有能夠如同日人原先所預期的「用途至廣」,反而「逾淮為枳」,淪為農家餵養雞鴨豬牛等牲畜的飼料。馬鈴薯早期推廣種植的成果,顯然乏善可陳。

台灣地區開始規模式大面積種植馬鈴薯的時間,大約是在民國七十年間,初期以台中縣豐原、東勢等地為主。當時農民栽培生產的「卡地納」品種紅皮馬鈴薯,多半外銷至東南亞地區國家。全盛時期,各地種植的面積一度多達三千公頃左右。但紅皮品種不久後相繼發生青枯、軟腐、黑痣、銹葉等病蟲害,中盤商人為了確保貨源供應無缺,隨即「轉移陣地」到雲林縣斗南地區尋找農民合作,以「契作收購」的方式,在田頭、新光、大東、新崙、將軍、阿丹等村里推廣種植。所謂的「契作收購」,也就是農民按照實際種植面積,向中盤商人購買所需的薯苗,待日後採收時,再由商人以雙方先前議訂的價格向農民收購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