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雲林地方采風 (40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

1

虎尾糖廠沿革

20

19  

 

 

壹、位置概略

虎尾鎮團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虎尾糖廠沿革

1201019  壹、位置概略

虎尾糖廠廠址為雲林縣虎尾鎮安慶里中山路2號,位於雲林縣地理中心位置,交通可由國道1號道路下斗南、虎尾交流道,往虎尾市區至虎尾糖廠,或由國道3號道路古坑系統交流道轉國道78號快速道路下虎尾、土庫交流道,往虎尾市區至虎尾糖廠。

貳、設廠年代

日據時期日本人殖民台灣,以農業建設奠定經濟發展基礎,虎尾糖廠於西元19061228日台灣總督府許可設立當時,據文獻虎尾原名五間厝,僅有青埔、平和厝及後庄等零星村落分佈,屬土地貧瘠人煙罕至的未開發地區。

自從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台灣支社設立五間厝製糖所之後,糖業五分鐵路縱橫各鄉間農村,建立早年交通脈絡,以糖廠為工業聚落拉近與各鄉村間之互動,自然匯集許多雲林地區群眾至此就業生活,逐漸形成地區性的市街發展,遠超過鄰近地區,西元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時,五間厝市街就以虎尾溪名稱,升格更名為虎尾郡,就在此同時五間厝製糖所也更名為虎尾製糖所,可以說虎尾製糖產業帶動了虎尾地方政治發展。

西元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,日本軍閥在虎尾設立空軍機場,以虎尾製糖所生產之無水酒精,供應戰鬥飛機燃料,見證虎尾糖業對日本軍事的重要地位,此時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更名為日糖興業株式會社;至1945年台灣光復後,台灣糖業監理委員會,以虎尾糖廠歸屬第一區分會,監理日糖興業株式會社資產,翌年4月接管,繼於5月改為台糖公司第一區分公司虎尾糖廠。

虎尾鎮團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〈百年物產誌〉

褪色鰻金歲月 〈上〉     文‧圖/樵夫

台灣鰻魚興衰錄

 

鰻苗,中南部地區漁民習慣將它稱為「鰻金」,說它是「老天爺發給海口人的年終獎金」。每年中秋節過後,捕捉鰻苗的漁民,相繼在河口漲退潮的地方,放置專門捕捉「鰻曲」的魚網,等待隨著第一道鋒面南下後,洄游至岸邊的「鰻線」入網,為他們帶來一筆豐碩的財富。

鰻魚是營養絕佳的料理食材,但這種被學術單位形容成為「古老、神秘且韌性極強」的魚種,迄今卻仍舊難以解開它們世代繁衍的機制,也無法以人工進行幼苗的孵化培育。

鰻魚的生長習性,和體型較大的鮭魚、鱒魚正好相反。母魚在深海產卵,孵化出生後的鰻苗呈現半透明狀──也就是漁民們口中所稱的「鰻曲」、「鰻線」,開始隨著潮流橫越數千公里,四處尋找適合生長的河川,然後集體溯溪而上。鰻魚在溪流河域中成長一段時間後,又再度回到海洋,洄游至原先出生的深海去產卵,完成一個生命週期。

因此,每年冬季期間洄游至台灣西部沿海的鰻苗魚群,往往為漁民們帶來數億元的經濟效益,在淡海水交界的海口捕捉鰻苗,也成為台灣一項重要的季節性產業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〈百年物產誌〉

小兵立大功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文‧圖/樵夫

蘆筍的故事〈下〉

 

褒忠鄉農會從民國五十八年間,開始積極輔導農民推廣種植蘆筍。由於蘆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,不需大量肥沃的泥土也能茂盛成長,當地農民大多願意加入農會推廣種植的行列。問題在於農民辛苦種植採收下來的蘆筍,究竟是要運用何種途徑,才能夠順利進軍市場,甚至外銷到世界各地?

為了協助農民克服產銷均衡的問題,陳清在決定仿照早年農會輔導農民種植鳳梨、竹筍的模式,透過農發會﹙即目前的行政院農委會﹚、台灣省農林廳等農政相關單位,以「辦理共同運銷」方式來打開銷售的管道。在陳清在不辭辛勞努力奔走之下,農發會和農林廳等單位都欣然同意採取「保價」的方式,來協助農民發展蘆筍產業。

所謂的「保價方式」,也就是農政單位以保證價格向農民收購採收的蘆筍,再交由廠商加工製成飲料罐頭外銷到國際市場上。由於農政單位在辦理收購作業之前,通常都會先行與國外的進口貿易廠商談妥價格和數量,按照當年談妥的數量總額,分配給各個食品加工廠商,農民只要將每天採收回來的蘆筍,運載到承辦運銷業務的各個村里農會檢收站,集中繳交之後後再由廠商派車到各地收取即可。檢收期間,廠方則依照事先預定的日期,將收購的蘆筍貨款集中匯至農會,再由農會直接撥入農民的帳戶。

對農民來說,他們辛苦種植的蘆筍,有農政單位制訂定的保證價格作為收購保障,自然也就不致有銷售無門,或者是價格被中盤商人剝削,甚至血本無歸的風險;對加工的廠商來說,由於外銷的數量有農政單位的「配額」保障,銷路不成問題;而且製成飲料罐頭所需的加工蘆筍原料,也有農民源源不斷供應,更無原料來源中斷或缺乏之虞。因此,這項過去在本省已行之多年的保價收購方式,實已堪稱為農民與加工廠商「雙贏」的農產運銷制度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〈百年物產誌〉

小兵立大功            文‧圖/樵夫

蘆筍的故事〈上〉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對時下年輕一代的「少年仔」來說,蘆筍雖然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,日常三餐也經常有機會吃到這一道可供作新鮮蔬菜、涼拌沙拉、可燉煮為湯的餐桌佳餚。

然而在四、五十年代──也就是台灣剛掙脫日本殖民統治,從戰後百事待興、百廢待舉,遍地瘡痍中站立起來的艱困年代,蘆筍曾經是鄉間農村裡一項珍貴的經濟作物,它和稻米、甘蔗一樣,經由加工製成風味獨特飲料的途徑,源源不斷外銷歐美和中東地區國家,為台灣賺取龐大可觀的外匯。許多在農村長大的小孩,童年歲月最為深刻的記憶,便是從早到晚刀不離手,幫忙家裡削蘆筍賺取工資貼補家用了。

不過,有更多人可能不知道,蘆筍之所以能夠在鄉間農村推廣種植,順利躍居成為加工出口外銷產品,賺取龐大可外匯,甚至扮演協助農村繁榮發展,推動國內經濟巨輪向前邁進的角色,它的幕後推手便是來自於雲林縣褒忠鄉,當時擔任鄉農會總幹事的陳清在先生。

蘆筍在褒忠鄉發跡的故事,必須從頭說起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封面故事》

貓兒干與詔安客         文‧圖:沈橋

崙背鄉賞遊景點

 

崙背鄉原為洪雅平埔族「貓兒干社」與「南社」的社地。相傳清朝康熙年間,已有漢人前來拓墾,但缺乏文獻可考。雍正十三年(1735),墾戶薄昇燦及吳、張等姓墾眾開發布嶼堡,之後張、方、高等姓墾民南進開築大有圳,引新虎尾溪水灌溉農地。嘉慶年間,顏、蔡、廖、莊等姓漳泉籍墾戶陸續進駐,墾業已大致完成。早年此地有一處小砂崙,墾民在砂崙背面的北方築屋建舍,地名因而稱為「崙背」。

清代中葉,入墾崙背、二崙、西螺等三個鄉鎮的漳州移民中,有不少來自於詔安、平和、南靖等客家語區地帶,他們講的語言既不像客家話,也不像閩南語,而是自成單一語系的「詔安客話」。這些被稱為「詔安客」的移民,目前仍有不少後代子孫居住於崙背鄉崙前、港尾、羅厝、豐榮等村落。老一輩人家閒話家常時,彼此交談大多使用詔安客話,形成地方族群中與眾不同的一大特色。

崙背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,全年平均溫度約22度左右,雨季集中於四至九月,全年平均雨量介於1000~1500公釐之間,降雨量的多寡,除受氣旋雨、雷雨及颱風影響外,亦受季風支配。由於鄉境北臨濁水溪,南有新虎尾溪,可供引水灌溉,加以地勢平坦,土壤肥沃,因此自古農業已極為發達。農作生產以水稻為主,其他尚有香瓜、花生、飼料玉米、西瓜、大蒜、甘蔗及各類蔬菜。

不過,這個農產豐富之鄉,馳名遠近的並非農作物產,而是燈紅酒綠、紙醉金迷的「娛樂行業」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封面故事》

古木穿雲莿桐巷         文‧圖:沈橋

~莿桐鄉賞遊景點~

 

莿桐鄉舊稱「莿桐巷」,這裡原是洪雅平埔族巴布薩原住民漁獵的境地。昔日涵蓋的範圍包括莿桐、甘厝、甘西等村落。不過,莿桐鄉最早墾殖開發的地方,並非巴布薩族人活動的境域,而是在饒平﹙樹仔腳﹚、興貴﹙紅竹仔口、下麻園、細庄仔﹚一帶,相傳清朝康熙年間,此地已有墾民聚居的村莊。由於聚落位於莿桐樹林蔭花徑處,故將地名稱為「莿桐巷」。

莿桐鄉的大規模開發較鄰近鄉鎮略晚,乾隆末年始有漳泉籍黃、張、王等姓墾眾,越過濁水溪自彰化入墾,在頂麻園、溪底、湖仔內諸地漸成家園。日人據台後,曾遷徙大批內地流民,在大埔尾成立新移民村「榮村」,加入拓墾新虎尾溪新生地,鄉內墾業至此達到巔峰。

莿桐鄉位處濁水溪大沖積扇上,地勢由東向西略漸傾斜,全鄉地形呈半葉海棠狀,鄉境濁水溪本流與新虎尾溪網狀河道密布,灌溉水源不虞匱乏,加上人工埤圳水利灌溉設施發達,是雲林縣轄內發展農業條件極為有利的地區。主要農產包括濁水溪米、大蒜、花生、甘蔗、黑柿、軟枝楊桃及蔬菜等,都頗為知名。尤其引用濁水溪灌溉栽植的「濁水溪米」,在市場上更是有口皆碑。

莿桐鄉因濱臨濁水溪,且與縣治所在地又相隔新虎尾溪,早年水利埤圳設施未盡完善,經常受困於水患,加以東端對外的交通較為不便,受限於地理形勢及環境拘束的影響,鄉內民眾知天認命,寧靜安逸過著與世無爭的農耕生活。也因此,鄉內可供賞遊勝蹟景點不多,僅創建於雍正年間的「乾元宮」玄天上帝廟,以及光緒年間興建的「樹仔腳天主堂」,尚能聊備一格。其中,尤以樹仔腳天主堂最負盛名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布嶼東堡二崙庄         文‧圖:沈橋

二崙鄉賞遊景點

 

    二崙鄉舊稱「二崙仔」,地名源自於早年開發時,建庄於二個隆起的小砂崙間﹙或稱在第二個砂崙﹚。不過庄名由來始自於日治年間。此地原是洪雅平埔族「南社」的社域,相傳明鄭時期,曾有鄭成功部將短暫屯墾,清朝康熙、乾隆年間,漳泉籍廖、宗、李、林、柳等諸姓墾眾,大規模入墾開發,至嘉慶初年墾業已大成。
    在雲林縣開發史上,二崙、西螺、崙背三個鄉鎮,因地緣形勢關係,自古緊密相連,均為昔日西螺七嵌幅員境域。清康熙二十三年﹙1684﹚,合稱為「布嶼稟保」,雍正年間移民大增,諸羅地區開發迅速,新設彰化縣,西螺單獨為保,二崙與崙背合稱布嶼保。光緒十一年﹙1885﹚,增設雲林縣時,三鄉鎮分別稱為西螺堡、布嶼東堡﹙二崙﹚、布嶼西堡﹙崙背﹚。日治初期,二崙與崙背合稱布嶼堡,明治四十二年﹙1909﹚,廢堡設區時,二崙稱為「油車區」。大正九年﹙1920﹚,廢區設街庄時,二崙恢復稱「二崙庄」。光復後稱二崙鄉,隸屬台南縣虎尾區,三十九年重新調整行政轄域隸於雲林縣轄,沿用迄今。

二崙鄉位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,全年平均溫度約23度左右,雨季集中於五至八月,全年平均雨量約1200公釐。由於地屬濁水溪沖積扇平原,地勢平坦,且濁水溪引進灌溉流域水源充沛,土壤肥沃,鄉內主要農產除了濁水溪米和各類網室蔬菜外,西瓜及又稱香瓜、甜瓜的「美濃瓜」,也頗富盛名。其中,獲總統府指定選用的二崙濁水米,在米糧市場上與西螺濁水米並駕齊驅,平分秋色。美濃瓜則不論品質與產量,均高居全台之冠。每逢採收期間,瓜農蜂湧前往果菜市場運交易,人車熙攘,大排長龍的熱絡景象,更是蔚為其他鄉間難得一見的一大奇觀。

二崙鄉遍地綠野田疇,迤邐綿延,景致秀逸優美,民風淳樸。鄉內雖有年代悠久的興國宮帝君廟,幾座作為凝聚家族向心力的祠堂家廟,以及不少古色古香的傳統合院古厝,雖仍不足以號召遊客遠道前來賞玩,但位於西螺鎮與二崙鄉交界的「崇遠堂」,非但是目前台灣地區幾個現存規模最大的宗親祠堂之一,更與台北市陳姓大宗祠、台中林氏家廟,並列為台灣三大祠堂之一。這座建於清朝道光28年﹙1848﹚的祠堂,舊稱「繼述堂」,原先的地點在西螺鎮下湳里,日治大正13年﹙1924﹚遷移到現址重建。已有80多年歷史的「崇遠堂」,內部的建築結構,大多以傳統木造樑柱構築而成,外觀雖然顯得有些斑駁陳舊,不過在古色古香的氣息中,仍然展現著一股莊嚴肅穆的雄姿。

此外,位於來惠村廖溫和公派下的部落祠堂「福綿堂」,新店聚落廖河公派下的「和昌堂」,以及永定村李宅古厝等,都是凝聚家族向心力的傳統祠堂建築,年代久遠,頗值大家細細品鑑賞。尤其永定村及來惠村的古厝和傳統三合院,除了曾經吸引影藝界前來取景拍攝電影外,更成為縣內知的社區巡禮賞遊與踏查景點。

 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〈雲林人文風景〉

林內公園          文‧圖╱沈  橋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 位於林內鄉台三線省道公路旁的林內公園,前身為日人建造的「林內神社」。這裡是全台少數保留日本神社和牌樓建築較為完整的遺址之一。

    建於日治昭和十四年(1939)六月的林內神社,與鄰近的斗六神社一樣,都是屬於「無格社」的小社,祭祀日人供奉的天照大神、造化三神、能久親王、豐受大神等神祇。

    林內神社最明顯的標誌,是入口處那座高約二十公尺的牌樓,柱樑上雕塑著龍虎,圓柱上刻有「奉獻」兩字。整座神社佔地廣達一點八公頃,四週遍植各種花草林木,一片綠意盎然景象。從入口牌樓向前走約一百公尺,有一處水泥砌成的石階梯,上方還有一座牌樓,兩旁豎立著四座高大的石燈亭,前方又有一層石階梯,沿著步道往前行走,右邊原本是一棟古色古香的傳統日本禪寺,可惜整棟建築後來被一場無名大火燒燬,蕩然無存;民國四十八年間,由已故教育家王佐丞集資購下土地,創辦了私立淵明中學,左邊則是校園環境極為清靜幽美的林中國小。繼續再往前方的一層石階梯走,眼前便是斗六大圳的水道。源自林內觸口的斗六大圳,正好經過此地,為了因應地勢的高低起伏,此處分別設有一座浮水橋跨越坑谷,以及一座隧道暗渠潛越山中。這種一明一暗兩種溝渠同時並列的獨特景觀,在台灣各地確實相當少見。

水道處的石階旁,豎立一塊刻有篆體漢字紀念石碑,詳細記載林內神社建立的經過。可惜碑石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,難以辨識。走完總共166級的石階梯,就可到達最上方的頂點。登臨頂點後,前面便是遠近馳名、香火鼎盛的濟公廟和孔子廟。

台灣光復後,林內神社在乏人管理之下,淪為民眾洩忿、破壞、恣意掠奪文物的對象。市面坊間許多書籍大多語焉不詳,記述林內神社在光復後改為「林內公園」,事實上這座神社易名為公園,背後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秘辛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〈百年物產誌〉         文‧圖  ╱  樵  夫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初春採海蚵 〈下〉

從野生放養到蚵仔故鄉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台西海域的蚵棚,保守估計約有二千公頃。站在台西海堤舉目眺望,眼前到處是蚵田,無論海域或是內陸排水溝渠,盡是一串串代表著美味與金錢的蚵架。

乘坐膠筏出海,眼前更是一畦畦蚵田,宛若一座沒有邊際的迷宮。屬於大陸棚淺灘的蚵田,蚵農必須利用蚵架間的海溝,才能夠自由地在蚵田中穿梭工作。只是海溝上覆蓋著海潮,只有經驗豐富的蚵農們,才能毫無障礙地大海上找到通行無阻的海路。若是遊客,不是迷失在大海上,便是讓膠筏擱淺在沙洲上,動彈不得。

蚵田萬頃,配合台西夕照,勝似人間仙境,玩累了,直間撈起一簇牡蠣,直接生吃,是人間美味,來到台西一定要到蚵田享受自然的風光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〈百年物產誌〉

初春採海蚵 〈上〉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文‧圖  ╱  樵  夫

─從野生放養到蚵仔故鄉

 

每年二、三月,時序入春之後,凜冽的東北季風逐漸遠颺,洶湧的浪濤也日趨緩和。幾番雨霧滋潤,轉眼間又是海蚵肥碩的時候了。居住在海邊漁村的人家,爭相開始忙著準備採蚵的工作。只要海潮一退落下去,村子裡的男女老少,紛紛攜帶著竹簍工具,三五成群到海灘礫石堆縫中尋挖海蚵。

蚵,俗名叫蠔,又叫牡蠣,台灣民間大多稱為「蚵仔」。蚵仔原是生長在淺海礁岩上的一種貝殼類軟體生物,質鮮味美,具有相當豐富的營養,因此不論在菜市場或海鮮、海產店,都是一種極受歡迎的滋養菜餚。尤其在炎炎夏日,佐以少許切絲嫩薑,煮成一道清淡怡人的鮮蚵湯,的確是開胃爽口的餐桌美食。

不過,菜市場或海產店出售供應的「蚵仔」,多半是漁民以人工養殖而成的「牡礪」,並非附著於岩石裂縫,或著生在粗糙石頭表面上,由漁村居民從海灘礫石堆中尋挖得來的「海蚵」。

海蚵,又稱「石蚵」、「岩蚵」或「岩礪」,原本盛產於台灣西南部沿海地區,但因工業廢水污染情形嚴重,加以填海造陸開闢而成的海埔新生地,更將原有海岸線破壞殆盡,野生的海蚵幾乎都已絕跡。唯有東北部、北部、澎湖、金門等地海岸,產量較多。在物稀為貴的情況下,已逐漸成為十分珍貴且不易吃到的海產之一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〔封面故事〕

水林鄉旅遊景點-古寨猶記水漆林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文‧圖:沈橋

 

 

水林鄉內可供農業耕種的面積近五千公頃,由於土壤及氣候條件優異,農作物成長的情形極佳,早期以稻米、玉米、花生、蕃薯及藥用作物為主,其中花生與蕃薯的品質,較鄰近鄉鎮更勝一籌,花生尤其受到北港地區油商的歡迎。

水林鄉內較早興建的廟宇,有水北村通天府及法輪寺,因長年香火鼎盛,目前均已翻修成金壁輝煌現代大廟,已無古味可尋。此外,水北村及車港村的七角井,由於歷史悠久,已成鄉內最負盛名景點。

供奉溫府千歲的通天府,屬於民間道教廟宇相傳明末年間,福建大旱,朝廷聽從鄭芝龍建議,鼓勵百姓移民台灣,其中有位名叫王廳的,在移民時從福建泉州供請溫府千歲金尊及聖旨牌來台供奉於水漆林,迄今已逾三百餘年。由於建廟以來,溫府千歲神威事蹟不斷,通天府威名四方遠播,原本的草廟已多次重修成為如間的巍峨聖殿。

法輪寺為水林鄉佛教信仰中心,最初由鄉內一群篤信佛教信徒,發起組織「念佛會」,名為「法輪蓮社」,並暫借通天府廂房作為活動場所,後於民國47年在現址興建寺廟,名為「法輪寺」,寺內供奉釋迦牟尼佛為主神,觀世音、藥師佛及彌陀佛為陪祀神,平日除宣揚佛法外,並有祈安法會與浴佛大典等活動。法輪寺前有一座大池塘,寺廟景觀映在如鏡般的水面上,是水林鄉最美麗的景致。近年鄉公所將法輪寺至通天府連結規劃成為遊憩區,讓外地遊客見識到水林鄉的美景風光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〈百年物產誌〉

充饑果腹馬鈴薯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文‧圖/樵夫

 

馬鈴薯原產於中南美洲安地斯高原,在十五世紀初期,西班牙人發現美洲大陸時,由智利引進種植,相隔半個世紀傳入英國後,逐漸發展成為歐洲地區國家的一種新興作物。不過,這種在國外除了可供加工製成澱粉、高純度醫學及工業用酒精,有不少國家如蘇俄、德國、英國等,均普遍充作主要糧食的根菜類作物,卻遲至十八世紀初才由傳教士帶入我國種植。

在台灣又稱「洋芋」的馬鈴薯,不僅英文名稱「Potato」,和本省民間俗稱地瓜、番薯的「甘藷」英文名字「Sweet  Potato」頗為相似,而且同為產自地下的薯狀塊根。尤其更為特殊的是,這兩種外表形狀稍有不同的地下塊根作物,在歐洲和台灣同樣都是早期窮困人家的主要食糧。只是,兩者在台灣的身價和地位截然不同。馬鈴薯在日治時期由日人引入台灣種植後,一直未能受到本省民眾的喜愛。即使在光復初期,各種民生物資極為匱乏的農業社會年代,全省各地鄉間農村裡,家家戶戶還是寧可種植蕃薯、地瓜,也不願將馬鈴薯拿來當作用以充饑果腹的糧食。

這種「此薯非彼薯」的排斥現象,持續長達一個多世紀,依舊難以改變。儘管最近這幾年,西式速食行業在本省快速發展,喜愛流行時髦的年輕一代人人趨之若鶩。不過,業者大量使用馬鈴薯製成薯條,但這些馬鈴薯卻大多由國外進口供應,本省農民生產的馬鈴薯,採收後除一小部分直接上市外,其餘幾乎全都貯放於冷藏庫中,由商人調節操控,採取分批應市方式,供給家庭主婦與消費者用於「佐餐」,在咖哩雞塊、粉蒸排骨、羅宋湯、肥腸底層等加入些許,來作為「餐桌菜餚」而已。

日治年間,日人雖然很早就將馬鈴薯引進台灣種植,但這種當時在歐洲及北半球,已經發展成為與麥類、稻米、玉米和豆類等,並列成為重要食糧的經濟作物,在本省推廣種植的結果,並沒有能夠如同日人原先所預期的「用途至廣」,反而「逾淮為枳」,淪為農家餵養雞鴨豬牛等牲畜的飼料。馬鈴薯早期推廣種植的成果,顯然乏善可陳。

台灣地區開始規模式大面積種植馬鈴薯的時間,大約是在民國七十年間,初期以台中縣豐原、東勢等地為主。當時農民栽培生產的「卡地納」品種紅皮馬鈴薯,多半外銷至東南亞地區國家。全盛時期,各地種植的面積一度多達三千公頃左右。但紅皮品種不久後相繼發生青枯、軟腐、黑痣、銹葉等病蟲害,中盤商人為了確保貨源供應無缺,隨即「轉移陣地」到雲林縣斗南地區尋找農民合作,以「契作收購」的方式,在田頭、新光、大東、新崙、將軍、阿丹等村里推廣種植。所謂的「契作收購」,也就是農民按照實際種植面積,向中盤商人購買所需的薯苗,待日後採收時,再由商人以雙方先前議訂的價格向農民收購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太平路老街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文‧圖╱沈  橋

 

    斗六市太平路,舊稱「斗六門大街」,是昔日漢人貨物從嘉義進入竹山、集集等山區的必經之地,也是從古迄今,雲林縣軍事與行政中樞斗六市最重要的一條街道。

太平路老街,範圍從文化路圓環到郵局旁舊稱「觀音亭」的永福寺,全長約六百公尺左右。街道兩側所呈現的街屋風貌,大多為日治時期住商混合的傳統建築型態,其中有近九十棟左右的二樓洋房,是在明治末年或大正初期所興建的,迄今已有八、九十年以上的歷史。這兩排「巴洛克式」的老洋房,是雲林縣境內現存的斗六、西螺、褒忠、北港等幾條老街中,年代最久,保存也最為完整的街區。

    斗六,原為平埔洪雅族「柴裡社」的社址,這裡是諸羅城嘉義通往林圯埔竹山的交通要道,也是山區丘陵和平地的交界,更是漢人與原住民之間的界線。清朝乾隆初年,泉州人楊仲熹招募一批佃農,到斗六門從事拓墾,為聚落市街奠下根基,也逐漸發展成為漢番商業貿易的一個中心點。清代所稱的「斗六門大街」,或日治時期所謂的「斗六街」、「斗六郡大街」,指的就是太平路老街。

    太平路老街的巴洛克式建築,主要是以紅磚、洗石子交互使用的方式,使得頂層的山牆和窗前的花台,以及四周亭柱都有較為繁複的紋飾。這種肇始於日治年間,日人從歐洲地區國家引進的特殊建築風格,在這條老街上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。

    以最能引人注意的上方女兒牆為例,太平路老街的女兒牆,幾乎都是以磚造或泥作線腳,來和下方的屋身做為分隔;而且近百棟老屋中,僅有少數使用簡易的平頂形式,絕大多數都作成各種華麗的裝飾造型,包括三角形假山牆、圓拱形假山牆、破山牆、書卷、鏤空欄杆等。

    至於紋飾方面,太平路老街大多以泥作雕飾、彩磁拼貼,或者剪貼的方式來施作,主要的題材包括人物、花草、太極、獅龍鳳禽等吉祥物、家族姓氏、對聯及英文字母等圖案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〈雲林斗六人文風景〉

湖山岩大佛寺    文‧圖╱沈  橋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位於斗六市東端丘陵地區的湖山岩大佛寺,由於風景秀麗,清靜幽雅,且暮鼓晨鐘,梵音裊繞,不僅成為喜愛安祥寂靜的民眾們,經常流連徜徉的淨土聖地,同時也是斗六市近郊最負盛名的一處遊憩景點。

創建於清朝雍正三年﹙1725﹚的湖山岩寺,是雲林縣境內觀音菩薩信仰的重鎮。此地觀音信仰的起源,相傳是當時在附近開墾的閩南漳州人林克明,有一天突然見到一名身穿白色衣服少女,獨自在溪畔洗滌衣服。林克明一時驚愕不解,正想仔細再端詳,少女卻已倏忽不見。一連數天景象都是如此,他認為應是菩薩顯聖,除了在一顆巨石上書寫「南無觀世音菩薩」幾個大字外,也與墾民合力建造了一座草祠,開始虔敬加以膜拜。

一、二百年來,由於觀音菩薩神蹟顯赫,經常吸引許多善男信女前來頂禮膜拜,終年香火鼎盛,自此馳名遠近,逐漸發展成為丘陵山區觀音菩薩信仰的中樞。歷經世代傳衍,原先圍竹葺蘆搭建的簡陋草祠,多次修築重建之後,終於形成今日巍峨盛大的規模。

民國四、五十年代,湖山岩寺是雲林縣境內頗為知名的旅遊景點。每逢農曆春節期間,總有許多父母長輩帶領著孩童和家人,成群結隊從鄉間一路不停轉搭小火車和客運汽車,來到俗稱為「岩仔」湖山岩寺燒香拜拜,祈求觀音菩薩庇佑一家大小平安健康。熙來攘往、川流不息的人潮,較之當時盛名遠播的嘉義梅山公園、北港朝天宮媽祖廟等地,絲毫也不遜色。

湖山岩寺宏偉壯觀的宮殿式大雄寶殿,建於民國四十八年。當時,除了一棟高達六丈餘的巍然大殿,以及遠從泰國迎奉安置的一尊玉佛外,沿著蜿蜒迤邐而上的山坡,還分別建有多座可供遊客乘坐休憩的涼亭、普渡眾生放生池,以及迴廊盤繞的藥師閣、可供民眾瞻仰的達摩祖師聖像,並且大量種植花草樹木等各種園藝設施。原本較為簡樸單調的寺容景觀,由於多項設施相繼完成,儼然成為一座壯麗高雅的幽靜公園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白沙墩堡元掌莊~~元長鄉旅遊景點

文‧圖:沈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元長鄉舊稱「白沙墩保」,地名源自於清朝雍正十二年﹙1734﹚,雲林縣新增的八個開發保域。不過此地的開發甚早,康熙末年已有泉州同安和南安的移民前來拓墾,其中有位古道熱腸的墾民叫「傅元掌」,經常行善助人,造福桑梓,地方居民感其恩德,便以他的名字「元掌」來作為地名。此外,還另有一個不同說法,嘉慶年間,當地居民因協助官方勘亂有功,由朝廷賜名為「元長庄」,寓意為天長地久。這兩個不同的地名緣由,究竟何者較為正確,如今已難以考證。

元長鄉屬亞熱帶氣候地區,全年平均溫度約23度左右,七至八月最熱,降雨量集中於五至九月夏季期間,全年平均雨量為1200公釐。鄉境東南端屬北港溪集水區,西北端屬虎尾溪集水區,農田主要灌溉溝渠為雲林農田水利會所轄的濁幹線,主支流渠遍及鄉內各個角落。不過由於水源取自於濁水溪,每逢乾旱或山洪爆發,經常發生斷水現象,水源可靠性並不穩定,農民多半自行開鑿地下水井取水灌溉。

位處雲林縣中部平原的元長鄉,鄉內土地雖平坦,但因地形及自然環境的影響,早期以種植藺草、花生、毛豆、紅白蘿蔔為主。近年來農作物的生產,多半區分為一期種植水稻,二期種植花生,裡作則栽培蔬菜的經營型態。

元長鄉鄉治所在地的長北村,有一座創建於咸豐年間的「鰲峰宮」保生大帝廟,廟殿巍然壯觀,此外位於崙子村東南端的「北水南引」輸水系統,是全台唯一所僅見的水利設施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幽幽古道黃吉崙       文‧圖:沈橋

─土庫賞遊景點

 

    土庫鎮舊名「塗褲庄」,此地原為洪雅平埔族「猴悶社」的社域荒埔。清朝乾隆二十四年(1759),福建泉州的郭、林兩姓墾民渡海來台,自任墾首在大坵田東堡招募屯墾,墾戶日多,聚成庄社,稱為「黃吉崙庄」,後漸發展為當地墾務中心。至道光十一年(1831),已成周緣二十三個村莊的農產集散交易中心。

清代中葉,黃吉崙不僅是新舊虎尾溪之間的區域核心,同時也是鹿港通往笨港,以及笨港至鹽水港的交通要衝。但因地勢低窪,遇雨積水泥濘不堪,路過行商客旅往往將褲子濺塗得滿是污泥,因而被稱為「塗褲庄」。

日治初期,日人將「塗褲」置為辦務署,並易名為「土庫街」。嗣後多次變革地方行政制度,土庫均是地方行政官署所在地,各項公共建設如公學校、市場、屠獸場、郵便局等設施也較趨完備。直到大正九年(1920),日人重新劃分行政區域時,土庫的重要地位始被糖業重鎮虎尾取代,成為台南州虎尾郡土庫庄,昭和十七年(1942),升格為土庫街。光復後,改稱為台南縣虎尾區土庫鎮,民國三十九年重新調整行政轄域時,改為雲林縣土庫鎮迄今。

  土庫鎮的地形略呈狹長方形,由北而南幅員漸為增大,地勢平坦,早年中心腹地有砂土堆積而成的小砂崙,如今大多已墾為肥沃良田,僅奮起、大荖、崙內、埤腳、後埔、新庄等幾里,仍留有部分砂坵、砂崙痕跡,供人憑弔早年人文地理的史蹟。此外,境內多湖泊水塘,也是土庫早期的地形特色,從地名舊稱便可看出端倪,如埤腳、無底潭、奮起湖等。但隨著居民持續開墾,大多早已失去原貌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崙背鄉簡介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2.04.27

崙背鄉位於雲林縣西北邊、濁水溪以南,是詔安客話和閩南語各半的典型農村聚落。原為洪雅平埔族「貓兒干社」與「南社」的社址,早年因此地有一處小砂崙,墾民在砂崙背面的北方築屋建舍,因而稱為「崙背」。

全國三大米倉之一-

崙背鄉由於境北臨濁水溪,南有新虎尾溪、嘉南大圳等可供引水灌溉,加以地勢平坦,土壤肥沃,自古農業已極為發達,與嘉、南並列為全國三大米倉。農作生產以水稻為主,其他尚有洋香瓜、西瓜、苦瓜、花生、玉米、大蒜、甘蔗及各類蔬菜等,聲名遠播。

酪農專業區-

民國62年政府推動加速農村建設計劃,輔導農民自購乳牛畜養,崙背地區雀屏中選成立全國第一個酪農專業區,目前約有酪農100戶,乳牛數約8000多頭,為全國數一數二的鮮乳生產區。

錦鯉魚-

崙背鄉的欣昌錦鯉魚養殖場,佔地3公頃,錦鯉魚數達十萬隻,無論品質和數量,都是台灣錦鯉養殖業的領導模範。養殖除了供應國內市場之外,外銷出口至東南亞及歐美國家的成績也讓雲林更朝向國際市場邁進。總經理鍾瑩瑩更獲選為102年社會優秀青年。

崙背鄉團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         〈百年物產誌〉

       調味佐料聖品大蒜       文‧圖/樵夫 

 

不少人對大蒜抱持著「敬而遠之」的心理,因為吃過大蒜後,口腔中會殘留一股難聞的異味。不過,也有人將大蒜視為「藥材」,因為大蒜所含的大量「阿里卡皮素」,能夠殺死細菌,具有治療多種疾病的功效與用途,不僅被中醫藥界人士奉為「神藥」,而且它和蔥、薑並稱為「草本三兄弟」,更是早已成為大家每天必吃的三種「調味佐料蔬菜」。

事實上,蔥薑蒜同樣都屬於蔬菜中的「香辛菜類」,也都是廚房裡不可缺少的增味品,有人將它們稱為佳餚美饌的「幕後功臣」,的確一點都不為過。

大蒜,相傳是漢朝時代張騫從西域帶回來,所以又稱為「葫」或「葫蒜」,在我國栽培至少已有二千多年以上的歷史。

不過,由於「葫蒜」這個名稱的「葫」字,源自於古稱「胡人」的匈奴,因此也有人推測大蒜的原產地,可能和匈奴有關。根據學術界人士的考證,大蒜原產地在亞洲大陸西部,這裡正好也是以往稱為「西域」的地方。但學術界這種語焉不詳、模稜兩可的說法,使得大蒜傳入我國的途徑,形成眾說紛紜,莫衷一是的現象。直到現在,大蒜究竟是匈奴人帶入中原,還是張騫通西域時所帶回來,何者較為正確,也就更加撲朔迷離,難以證實了。但不論哪一種說法正確,大蒜傳入我國的時間在西漢時期,且與匈奴和中原開始接觸之後有著密切的關係,應是較為可靠的說法。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人物采風

鎢鋼大王廖萬隆

 

 
 
祖籍:漳州詔安
 
學歷:管理科學碩士
 

雲林救國團公益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